改革开放初期日本对华援助和投资
阜成门六号院 | 2018年11月05日
(本文原发表于财新网观点栏目)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约40周年。1978年10月,邓小平访日,与稍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邓小平访美,共同构成中国改革与开放的标志性起点。40年来,中日关系走过了阴晴不定的历程,但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日本的身影,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日本的官方援助和企业投资对中国改革的顺利起步,起了重要的助推作用。本文主要考察上世纪70
胡德平:深化改革的关键在于破除意识形态的陈旧障碍
阜成门六号院 | 2018年09月30日
“文革”结束以后,全党全国人民都在思考今后建设社会主义之路究竟应该如何起步?如果要走一条新路,那么历史就要求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能够在深刻总结以往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创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这条路的最大变化就是要彻底解放思想,采用一种全新的形式,走上一条不同于以往的改革之路,以新的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从而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的,而党则是领导、执行这一历史任务的政治工具。 首先
1988年耀邦夫人李昭给青年人的一封回信
阜成门六号院 | 2018年03月10日
春节后误打误撞进了一家古玩市场,无意中发现一些名人信件,执笔者都是钱钟书、严济慈或唐弢这样的泰斗大师。接着翻下去,竟然看到胡耀邦同志夫人李昭在1988年写给湖北省委理论刊物《学习月刊》杂志的一封信,顿觉不可思议。忐忑地向店主询价,店主报价8800元,大谈胡耀邦同志多么人格多么伟大,李昭是胡耀邦夫人云云,我佯装不了解耀邦,一再砍价,终于以3000元成交。谁知不到一周之后,李昭同志病逝,这封信从故纸堆
胡德平:悼小鲁
阜成门六号院 | 2018年03月06日
小鲁猝逝,远在天涯海角,不能为他送行的亲朋好友也很想说几句送别的话。 文革之中,只知陈小虎不知陈小鲁。1980 年代末,只知陈小鲁在中共中央政治体制办公室工作得很积极,不知为何不久又脱去军装,成为一名体制外的人。我认为一个经历了巨大波折,彻底改变了人生环境,仍然热爱生活,心中一直充满阳光的人,才算一个真正懂得人生价值的人。否则文革过了,他何苦还要向中学时期的老师、同学道歉?自己不再吃“皇粮”了,为
辉煌与衰落:游俄杂感
阜成门六号院 | 2018年03月02日
俄罗斯的过去的辉煌,衬托了它当今的落寞。圣彼得堡的建筑虽然古老典雅,但是与欧洲的老建筑相比,那么残破,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没有钱去维护
阜成门六号院
50篇文章 32天前更新
王明远,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研究员,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技术应用扩散能力与中美科技竞争
谈谈美团为百万骑手上社保这件事
没有发达的民营经济,就没有强大的自主创新体系
一次意义非同寻常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
南京为什么没有产生AI六小龙? 归根到底还是市场经济发育不足
Deepseek对中国创新体制和创新路径的启发
春节经济观察:消费的回升和骑手的红包
缅甸为何沦为“失败国家”
不妨把小红书留作一个互联网治理和发展中美民间友谊的特区
腾讯遭遇了美国制裁?兼谈美国的制裁体系